2024 年 04 月 19 日 星期五
新闻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定安新闻网  >  定安新闻

定安因户施策 确保每个特困村民都有安全住房

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时间:2019-01-05 07:46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邓钰 司玉 王丽云 张博

  定安因户施策,探索创新特困户住房安全保障方式

  确保每个特困村民都有安全住房

  定安脱贫攻坚进行时

  ■ 海南日报记者 邓钰 特约记者 司玉 通讯员 王丽云 张博

  “住上新房子,迎来好年景,最要感激党的扶贫政策。“1月4日,在定安县雷鸣镇山地村黑面坡村民小组,特困村民吴凤荣正忙着将村干部送来的“扶贫对联”贴在自家门口,脸上满是笑容。

  吴凤荣的话道出了诸多特困村民的心声。拥有安全住房是特困户实现脱贫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实际中,存在着特困户基础薄弱,自筹资金难度大,改造意愿弱,缺乏劳动力以及缺乏土地等难题,阻碍危房改造工作的推进。

  难题如何破解?2018年以来,定安因户施策,探索创新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方式,创新举措,探索采取政府统建、统修、合屋建设、敬老院集中供养和长期租赁安全住房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个贫困村民都有安全住房。

  “三无”难题,成“危改”拦路虎

  “掉灰漏雨的墙被维修加固,被虫蛀坏的房梁已重新更换,家中焕然一新。”1月4日,在修葺一新的房屋中,吴凤荣兴奋地说着自家的变化。

  吴凤荣所居住的房子修建于1980年左右,由于缺乏维护,房子早已破旧不堪,被评为c级危房。2018年,定安县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和当地村“两委”干部多次上门向她宣传“危改”政策,鼓励其申请政策支持修缮房屋,最初却遭到了她的拒绝。

  吴凤荣说出了心里话,她已经65岁,没有积蓄,没有子女,由于病痛缠身,早已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实力承担危房改造成本。

  吴凤荣的顾虑并非孤例。雷鸣镇规划所所长许振洲表示,目前,该镇尚未进行“危改”的,多为生活条件困难、自我改造能力低、自筹资金困难以及缺乏“危改”劳动力的特困户。“过去,‘危改’模式单一,政府补贴有限,这部分人的‘危改’工作很难推进。”

  定城镇美钗坡社区64岁的特困户林齐义还多一重烦恼。“我和其他兄弟在一栋老宅里分户居住,除了缺乏资金和劳动力,还没有足够的个人土地进行危房改造。”他说。

  据了解,无资金、无土地、无劳动力,这“三无”难题已成为“危改”拦路虎,严重阻碍了以特困户为主的部分贫困户的住房安全保障工作。

  “我们认为以政府补贴资金、贫困户投工投料修建房屋的单一‘危改’模式不能满足贫困户的实际住房安全诉求。”定安县住建局局长薛冬表示,定安决定因户施策,探索创新举措。

  因户施策,破解“危改”难题

  从2018年年初,定安县委、县政府组织住建局、扶贫办、镇政府和村委会等多次走村入户,确保“危改”工作落到细处、实处。2018年8月,定安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挥部下发《关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补充通知》,明确提出对于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需要政策兜底的特困户及部分贫困户,采用政府统建、统修、合屋建设、敬老院集中供养和长期租赁安全住房等多种方式解决他们的住房安全问题。

  《通知》下发后,山地村的扶贫干部第一时间向吴凤荣在内的19户特困户宣传该政策。当年9月,吴凤荣选择由政府统修的方式来改造自家危房。10月,她便住上修葺一新的房屋。

  林齐义几经思考,决定采用长期租赁安全住房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定安县住建局按安全住房标准核实房屋,并按照每平方米1200元,一人最高30平方米的标准一次性为他补助租金,安排他与出租方、社区共同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确保他可以永久居住在所租赁的房屋中。

  美钗坡社区帮扶干部谢在光认为,通过此类模式,推进特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既尊重了贫困户的个人意愿,又提高了效率,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还可以提高农村资源的利用率。

  据统计,定安2018年计划完成危房改造任务1165户,截至2018年12月6日,已竣工1165户,入住1165户,100%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本报定城1月4日电)

责任编辑:谢军辉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